当晨光洒向庐州大地,当朝阳勾勒出城市的轮廓,海恒国际体验式商业街区项目1号酒店正如一座向上生长的新地标,以其挺拔之姿,悄然重塑着城市的天际线。自开工建设以来,项目团队凭借超前策划、智能建造与精益管理,全力推动这座159.7米超高层建筑稳步“攀高”。其中,附着式提升脚手架的全面应用,以“智能、高效、安全”三大核心优势,成为突破超高层施工瓶颈、实现提质增效的关键力量。
精准适配打造稳固“新起点”
作为经开区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,1号酒店的建设质量与效率备受瞩目。项目部秉承“策划先行”理念,在开工初期即完成附着式提升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。结合酒店结构特点,方案全面覆盖资源配置、工艺参数、技术保障、监测监控与应急预案等关键环节,特别对爬架附着点设置、机位布局与防护体系进行了“量体裁衣”,确保与建筑主体“精准适配”,从源头避免结构差异带来的施工阻滞,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。
智能攀升抢出建设“黄金期”
传统外架在超高层建设中需反复搭拆,费时费力、拖慢整体进度。而附着式提升脚手架的应用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。面对159.7米的建筑高度,项目仅配置1套爬架系统,即可随施工进程自动爬升,彻底告别重复搭拆。该爬架共设32个机位,采用整体提升模式。基于建筑结构特点,灵活确定安装起点——自第7层楼板+300毫米标高起步组装,顶部防护体系满足构架层153.1米施工后的高空拆除,并同步完成ALC墙板转运与安装。经持续优化,目前爬架已成功爬升至14层,ALC墙板完成10层施工,实现“每9天一层”的的高效节奏,为主体结构封顶抢出宝贵的“黄金窗口”。
超高层高空作业风险密集,安全是绝不逾越的红线。项目团队以“零事故”为目标,以“数智化”为核心,构建“人防+技防+制度防”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安全保障体系。在技术防御层面,爬架系统配备了“智能监测大脑”——通过倾角、荷载及重量传感系统,对爬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。一旦发现异常,系统立即预警并快速启动应急机制,真正做到风险“可感、可控、可处置”。在人员防御层面,项目部严格执行“提升前安全交底+全周期专项培训”的双重保障机制。每一次爬升前,技术人员都围绕操作规程、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流程,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交底。在制度防御层面,项目部全面推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,并设立了3个党员安全责任区,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模范带头作用。同时,创新采用AI高点机器人所具备的360°无死角旋转监控,采用无人机每日对深基坑、脚手架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,确保关键节点隐患归零。通过“实时监测、智能预警、快速响应”的数智化管控,结合严密的人员保障和创新机制,织就全覆盖的安全防护网,既守护了建设者的安全,也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撑。
脚手架的每一次爬升,都是向上的力量;智能系统的每一组数据,都是安全的回响。在这里,技术与匠心交融,建筑与梦想同行。从一纸蓝图到节节攀升,海恒国际1号酒店正以现代建造技艺与智能装备的深度融合,持续勾勒城市崭新天际。